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正迎来产业化前的“关键一跃”。
作为以研发驱动为核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盟固利新材料在固态电解质及配套正极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深耕固态电解质,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
固态电池被誉为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其核心优势在于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盟固利新材料前瞻布局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围绕硫化物、氧化物及聚合物复合体系三大技术路线展开系统攻关。
公司开发的LATP固态电解质材料具备高离子电导率、高分散性及粒径可控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固态电池体系的正极包覆、极片掺混及复合电解质制备。目前,该产品已完成技术定型,并在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完成材料认证与中试验证,标志着公司已成功突破固态电解质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瓶颈。
多元技术协同布局,构建完整产品矩阵
盟固利新材料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坚持多元化技术路线,形成了覆盖电解质与正极材料的完整产品体系。除固态电解质外,公司开发的超高镍三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均可适配固态电池体系。
其中,富锂锰基材料凭借高容量、高压实密度及优异的高温性能,已通过头部固态电池企业小试认证,正稳步推进中试验证;9系超高镍产品采用多段烧结与富钴包覆等先进工艺,在头部客户验证中表现优异,综合性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同时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保持产学研合作,持续跟踪前沿技术发展,为产品迭代提供坚实支撑。
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盟固利新材料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公司固态电解质产品从实验室成功迈向产业化前期,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这些先进材料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低空无人机动力电池、固态储能电池及车用大动力电池等领域。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开展高电化学稳定性硫化物电解质、高电压稳定卤化物电解质、LLZO电解质等下一代固态电解质技术的研发储备,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基于当前研发进展,盟固利新材料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的2026年中试量产目标清晰可期,与中国科研机构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形成产业呼应。
盟固利新材料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随着产品不断通过头部企业认证,公司正全力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续航升级贡献核心材料力量。